何海清
(1875―1950)
中華民國陸軍上將。
湖南省湘鄉縣(今湘鄉市)人,1875年6月10日出生於湘鄉縣城前鋪早家衝一個行伍家庭。1894年投入湘軍魏光燾部。1895年參加甲午戰爭作戰有功,被提升為先鋒隊排長。1904年,官費留學日本東京陸軍士官學校,次年加入中國同盟會。1909年回國後,被派往雲南任清軍第七十五標一營隊官,後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,與朱德同在特別班見習,常在一起交流反清救國思想,情深誼篤,結拜為兄弟。
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,蔡鍔等於10月31日在昆明舉行“重九起義”,他積極響應,臨安起義一舉成功,蔡鍔聞訊大為讚賞,晉升他為營長。隨後,任北伐軍唐繼堯部第一大隊長、上校聯隊長、第五旅九團團長,曾帶兵討伐貴州地方勢力楊柏舟,追至貴州銅仁城下,考慮到大炮攻城將殃及百姓,采取欲擒故縱戰術,命士兵佯裝不敢攻城,撤離城圍,等待時機,後乘守敵鬆懈之際,突率兵攀城而人,楊軍措手不及,狼狽逃往湖南。幾個月後,敵軍糾集萬餘兵力卷土重來,兩軍激戰40多天,眾寡懸殊,情況危急。他當機立斷率兵突圍,左手持刀,右手拿槍,帶頭衝入敵陣,頓時全軍士氣大振,殺開一條血路,突圍成功。他獲得獎賞,授陸軍少將,後任雲南步兵第八團團長。
1915年5月,袁世凱與日本簽訂-條約,準備稱帝,他得悉袁世凱陰謀暗害經越南秘密回滇的蔡鍔後,立即率士兵趕赴河口武裝迎護蔡鍔返昆,還參加蔡鍔主持的軍事會議,慷慨陳詞,擁護討袁。12月25日,雲南宣布獨立,他任護-第一軍第二梯團四支隊長。1916年2月,率兵增援在四川納溪被圍困的部隊,獲雙河場大捷,又帶敢死隊猛攻敵軍,收複納溪。蔡鍔致電祝賀稱他為“吾之子龍也”。時有“虎將”之譽,令敵人聞風喪膽。1916年7月升陸軍中將,獲多枚勳章,任陸軍第六師第十一旅旅長。
1917年,響應孫中山發起的0運動,任0靖-第一軍右翼總司令、第八軍第一師師長、滇黔川鄂豫靖-前敵總指揮等職,率兵痛擊逆軍吳光新部,攻克重慶。1920年任雲南第一衛戍區總司令。1923年6月任雲南鎮守使兼建-第六軍軍長,股匪投誠受撫,英法官吏不敢稍犯邊疆,交通無阻,雲南社會安定。同年,晉升為陸軍上將。
1925年冬,因厭惡官場傾軋,又須料理其母後事,遂解甲返鄉。途徑上海,適逢從歐洲回國的朱德,相見甚歡,當即以銀元300元資助朱德從事革命活動。1927年馬日事變後,暗中保護到湘鄉調查農民起義情況的共產黨員,並平安送往他處。他對農-動不理解,但曾向農民協會贈銀元300元。從湘鄉遷居韶山永義亭後,將縣城宅第捐辦醫院,還捐田50畝,作為湘鄉至寧鄉公路常年修路基金,以50畝作湘鄉湘西鄉小學基金,獲國民政府教育部“敬教勸學”匾與金質獎章。1945年,又以韶山永義亭200畝田產自辦“海清學校”,免收貧困子女學雜費,後來成為進步青年宣傳革命思想的活動場所。1944年,日軍進犯韶山,捐款購置0,組織抗日自衛委員會,年近古稀,出任委員會主任兼抗日自衛大隊隊長,多次給日軍以沉重打擊。
1950年11月,在土地改革中不幸致死,終年75歲。1983年10月,人民政府確認他為“辛亥革命人員”,對其一生作出了公正評價。
選自《二十世紀湖南人物》
[以上內容由" ai"分享。]
經曆曆史事件:
護國運動 (公元1915年--公元1916年)
同年(公元1875年)出生的名人:
林圭 (1875~1912) 湖南省嶽陽市湘陰

周震鱗 (1875~1960) 湖南省長沙市寧鄉市

蕭耀南 (1875~1926) 北洋軍閥二十四位上將 湖北省武漢新洲區

劉次楓 (1875~1961) 陝西省漢中略陽縣

何劍吳 (1875~1939)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 + 更多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》
同年(公元1950年)去世的名人:
張鎮 (1899~1950) 國民黨軍上將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

羅�重 (1889~1950) 湖南省婁底市

毛岸英 (1922~1950) 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

陳介 (1885~1950) 湖南省湘潭市湘鄉市

郗莊 (1920~1950) 四川省成都市

叢貴 (1925~1950) 吉林省吉林市舒蘭市 + 更多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》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上一篇:名模呂燕“開火”深圳一公司抄襲 反被訴惡意炒作
下一篇:賽後雄鹿球館全員打雞血